日期:2025-07-14 00:13:55 标签:
“白月光”也能变成“心头刺”?
当年《白眉大侠》里风度翩翩的白云瑞,现在摇身一变成了《藏海传》里阴狠毒辣的曹公公,这反差,搁谁身上不得说一句“爷青结”?
最近《藏海传》收官了,但观众老爷们茶余饭后讨论的,还是离不开那个让人又恨又怕的曹公公。
饰演曹静贤的演员邢岷山,接受采访时说了句挺耐人寻味的话:“曹公公死得不冤,交友需谨慎。”这话里头,信息量可不小。
说起邢岷山,那可是不少80后的童年男神。
《白眉大侠》里的白云瑞,剑眉星目,一身正气,不知道迷倒了多少小姑娘。
那时候,谁要说自己不认识白云瑞,那简直就跟现在说自己没听过周杰伦一样,要被时代抛弃的。
可谁能想到,几十年过去了,当年的白衣少年,竟然成了如今的阴险太监?
这角色转变之大,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拿错了剧本。
话说回来,演员嘛,就是要挑战不同的角色,一辈子只演一种人,那也太没劲了。
邢岷山自己也说了,接曹静贤这个角色,就是在“打破舒适区”。
演员这行,最怕的就是被定型。
你演好了一个角色,观众就觉得你只能演这一种,戏路就窄了。
敢于挑战反差大的角色,对演员来说,其实是一种突破。
话说回来,曹公公这个角色,是真的不讨喜啊。
阴险狡诈,心狠手辣,为了往上爬,什么事都干得出来。
观众恨得牙痒痒,那也是人之常情。
那么问题来了,曹公公到底死得冤不冤?
邢岷山觉得,死得不冤。
这话一出,估计不少观众心里都乐开了花。
曹公公作恶多端,死有余辜嘛。
邢岷山也说了,曹静贤走到这一步,其实也挺可悲的。他离自己的初心,已经太远了。
这就引出了另一个话题:交友。
邢岷山说,有网友评论,如果曹静贤当年认识的不是赵秉文,而是蒯铎,结局可能就不一样了。
这话听着有点绕,但仔细一想,还真是那么回事。
赵秉文是谁?
那是曹静贤的“损友”。
跟着他,曹静贤一步步走向了深渊。
而蒯铎呢?
没准儿能把曹静贤拉回正道。
交友真的是一门学问。
跟着什么样的人,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。
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,老祖宗早就把道理说透了。
邢岷山还引用了《论语》里的一段话:“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。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损矣。” 这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:交朋友要交正直的、诚实的、见多识广的,别跟那些溜须拍马、口蜜腹剑、花言巧语的人混在一起。
这道理,谁都懂,但真正能做到的,又有几个呢?
曹静贤的悲剧,其实也是我们生活中很多人的缩影。
一不小心交错了朋友,可能就会误入歧途,悔恨终生。
曹静贤这个角色,除了让人恨得牙痒痒之外,也给观众带来了不少惊喜。
比如,那段敲鼓唱戏的片段,就惊艳了不少人。
邢岷山透露,那段戏是“真敲真唱”,而且还融入了昆曲元素。
这可不是随便玩玩,而是实打实的真功夫。
要知道,邢岷山可不只是个演员,他还是个昆曲演员。
13岁就进了昆剧团学戏,压腿、翻跟头、拿顶,那都是家常便饭。
没有十年寒窗苦,哪来台上十分钟?
《藏海传》里那段昆曲,可不是为了炫技,而是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。
“长刀大弓,坐拥江东,车如流水马如龙”, 这段唱词出自昆曲《浣纱记·打围》, 唱的是狩猎围捕, 暗合了剧情。
更绝的是,邢岷山还把鼓的元素融入了角色。
鼓在昆曲里是“定海神针”, 演员的唱念做打都要跟着鼓点走。
鼓又是古代战场上指挥作战、激励士气的利器。
这两者结合起来, 既展现了曹公公的艺术修养,又暗示了他的阴险毒辣。
这波操作,简直是把昆曲和角色玩出了新高度。
说起昆曲,现在年轻人可能不太感兴趣。觉得那是老掉牙的东西,听不懂,也看不进去。
邢岷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。
他说,要让年轻人爱上昆曲,就要了解年轻人的审美口味和喜好, 要与时俱进,去引导、去推广。
这话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
昆曲要发展,不能一味地守旧,也要创新,要找到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。
邢岷山透露,他的下一个角色是电视剧《云雀叫天录》里的“陈盛元”, 演的是京剧艺人的成长史。
他还会在戏里唱京剧。
这下可好,《藏海传》里听了昆曲,下一部戏又能听京剧了。
看来,邢岷山是铁了心要把传统戏曲推广到底了。
从白衣飘飘的少年侠客,到阴险毒辣的掌印太监,再到京剧艺人,邢岷山的演艺之路,一直在“打破舒适区”。
他用一个个鲜活的角色,证明了自己的实力,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演员的无限可能。
人生如戏,戏如人生。
谁又能保证,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变成曹公公呢?
擦亮眼睛,谨慎交友,或许才是避免悲剧的最好方法。
戏里是昆曲,戏外是人生。 且听风吟,各自珍重。
51区未解之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、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51区未解之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4095045号-68